文/漫筆
  在“2013亞洲教育論壇年會”上,針對北京市高考英語改革方案調整,“語文升英語降”這一現象,語文出版社社長、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表示,北京市的改革試點僅僅是第一步,“它現在是把英語降低的分數放到語文上了,我特別希望,不要簡單說放在語文上,而是放到國學上去。”在筆者看來,強調對國學的重視和發展,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很現實的意義。
  何謂“國學”?十九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末,西學傳入中國,故我國近代學術歷史上出現了相對“西學”的“國學”一詞。“國學”泛指我國所固有的傳統文化、學術、禮儀、文明,也是對這個學科研究的一個通稱。但“國學”從誕生之日起仿佛就被邊緣,被忽視。甲午海戰的失利,不少知識分子認定“龐大悠久的國學體系”讓中國閉關自守而落後挨打;新文化運動的興起,瘋狂激進的知識分子更是痛批“國學”,“拿來”了“西學”的同時,順便一棍子打倒了“國學”;新中國成立之初,破“四舊”,這“四舊”便正是“國學”中的大半所在。然而,在歷經了一場場浩劫與運動之後的二十一世紀,大眾又逐漸認識到了傳統文化對於社會以及自身的不可或缺。
  近幾年來,國學曾一度持續發熱,熱得讓人覺得國學很神秘,甚至覺得國學會讓人顯得更“有身份”。電視上,類似評書連播的國學講座節目深受百姓喜愛,中央台百家講壇里有關國學的故事以及釋義連番播出;書店里,講座的底稿成書更是供不應求。更有知情人透露,在“成功人士”和“名人”中還流行著國學熱的另一種存在形式——大伙兒湊錢請“國學大師”授課。
  其實,對於國學在現實社會中的存在,一直就有不同的聲音出現。一方面人們認為,在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,學習國學在浮躁的世俗環境里已經不需要了,所謂的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、《論語》……只是在舊社會裡滿足心靈空虛、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罷了,網絡時代下的國學已經沒有任何的現實意義,其生存境遇舉步維艱,也令眾多教育界人士為其堪憂;另一方面,很多人又覺得國學所提倡的忠、孝、仁、禮、信、愛等道德準則和倫理規範,旨在使人成為一個有良心、有道德、有教養的人,成為一個對國家、民族和社會以及家庭有責任感和義務感的人。
  通過國學教育,將有助於我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,接受人文精神熏陶,涵養自身德性,提升修養,豐富精神世界。國學中那些原有的、陳腐的、古板的道德準則和倫理規範,完全可以在與時俱進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和利用。唯有如此,國學在當今世界生存境遇令人堪憂的狀況,才能得到根本的改變,也唯有不斷地與時代相呼應,社會才能開闢出一條國學復興之路。  (原標題:復興國學的時代意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nbxsj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